欢迎光临河南科胜研磨材料有限公司!

新闻资讯
NEWS

白刚玉微粉在高端陶瓷釉料中的应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作者:admin点击:3

说到高端陶瓷,咱们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那些釉面光滑如玉、色彩绚丽、质感高级的餐具、卫浴或者艺术摆件。摸上去那种温润细腻的手感,看起来那种通透立体的色泽,到底是怎么来的?这里头啊,有个行内人才知道的“秘密武器”——白刚玉微粉。今天,咱就聊聊这个看似普通的小粉末,是怎么在陶瓷釉料这个行当里“闷声干大事”的。

一、 先认识下主角:白刚玉微粉是个啥?

您可以把白刚玉理解为人造刚玉的一种。它主要成分是α-氧化铝(Al₂O₃),纯度特别高,能达到99%以上。因为原料纯、杂质少,所以颜色是白色的,故而得名“白刚玉”。

把块状的白刚玉经过特殊的破碎、研磨、分级工艺,加工到微米级甚至更细的粉末,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白刚玉微粉了。您可别小看这个加工过程,要想得到颗粒均匀、形状规整的微粉,里头的技术门槛可不低。

它之所以能被高端釉料看上,全靠它几个看家本领:

硬度高:莫氏硬度达到9.仅次于金刚石。这意味着它自身非常耐磨、耐刮。

化学性子“稳”:耐酸耐碱,高温下也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,是个可靠的“合作伙伴”。

粒度好控制:可以精准地加工成特定细度的粉末,分布还很均匀。

听到这儿您可能纳闷了:一个这么硬、化学性质又“高冷”的东西,怎么就能和光滑的釉面扯上关系呢?别急,它的妙用,恰恰就藏在这些特性里。

二、 它在釉料里到底干啥用?——三大核心作用

您可以把陶瓷釉料想象成一锅即将被加热到高温的“浓汤”,白刚玉微粉就是往这锅汤里加的一种神奇的“调料”。

1. 提升釉面硬度与耐磨性——给釉面穿上“隐形铠甲”

这是白刚玉微粉最直接的作用。传统的釉料,烧成后虽然光滑,但硬度有限。比如咱们天天用的餐具,时间久了,碗底难免会被筷子磨出细细的划痕,这就是釉面硬度不够的表现。

把白刚玉微粉按一定比例(通常是几个百分点)加入到釉料中,经过高温烧成,这些极其坚硬的微粉颗粒会均匀地、稳定地镶嵌在釉层的玻璃相中。相当于在釉面内部织了一张看不见的“加强网”。

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:

餐具:更耐刀叉刮擦,机洗无数次,依然光亮如新。

地砖:抗划痕能力飙升,人来人往,也不容易留下难看的磨损痕迹。

卫浴洁具:抵抗清洁剂和硬物摩擦的能力更强,历久弥新。

这种“硬实力”,是高端陶瓷产品区别于普通货色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
白刚玉微粉在高端陶瓷釉料中的应用

2. 充当“骨架”,防止高温流釉——让造型线条更挺拔

烧窑的时候,釉料在高温下会熔融变成液体。如果釉的流动性太好,就会像水一样从立面的坯体上流下来,导致釉层厚薄不均,甚至粘到窑具上,造成废品。这在有棱角、有复杂雕刻的陶瓷制品上尤其要命。

白刚玉微粉这时候就扮演了“定海神针”的角色。它在釉料的熔化温度下,自身基本不熔化,而是以固态颗粒的形式悬浮在熔融的釉液中,大大增加了釉料的粘度。

这就好比在稀粥里加入了一把燕麦,粥立马就变得稠了,不容易流淌。这样一来,釉料在立面上也能“挂得住”,保证了釉层厚度的均匀性。对于追求复杂造型和精准线条的高端艺术陶瓷和卫浴陶瓷来说,这个作用简直是“雪中送炭”,确保了设计师的想法能被完美地实现。

3. 调控光泽与质感,创造特殊效果——高级感的“魔术师”

这可能是白刚玉微粉最富有艺术性的应用了。通过调整它的添加量和粒度,可以巧妙地调控釉面的最终外观。

添加量适中时:它有助于形成一种温润、柔和、内敛的亚光或半亚光质感。这种质感不像亮光那样张扬,却自带一种沉稳、高级的韵味,在高端酒店用瓷和现代简约风格的陶瓷中非常受欢迎。

控制粒度时:如果采用特定粒径的微粉,并配合合适的烧成工艺,甚至可以在釉面形成极其细微、均匀的微皱皮效果或细腻的肌理,手感独特,视觉效果也非常出众。

增强乳浊度: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釉料的乳浊性(遮盖力),让釉面颜色更饱满、更纯正,遮盖住坯体本身的颜色。

三、 为啥偏偏是它?——对比出来的优势

有人可能会问,用来增硬的材料不止它一个吧?为啥高端领域独宠白刚玉微粉呢?

VS 石英粉:石英(SiO₂)硬度也高,但它在釉料烧成中有个要命的缺点——晶型会转变,伴随体积变化,容易导致釉面产生微裂纹(惊釉)。白刚玉微粉化学性质稳定,没这烦恼。

VS 锆英粉:锆英粉也是常用的乳浊剂和增强剂,但白刚玉微粉在提升硬度和防止流釉方面往往效果更显著,且对釉料白度的影响更小。

关键优势:纯净度高。白刚玉微粉极低的铁、钛等杂质含量,决定了它不会引入不必要的颜色,能够完美呈现釉料本身设计的色彩,无论是纯净的白,还是鲜艳的彩色。这一点,对于色彩要求苛刻的高端陶瓷来说,是“一票否决权”。

四、 应用中的那些“讲究”

当然,好东西也不能乱用。想把白刚玉微粉用好,门槛可不低。

粒度是灵魂:用太粗的,釉面可能粗糙;用太细的,效果又不明显。必须根据釉料的配方、烧成温度,反复试验,找到那个“黄金点”。

分散是难点:这么细的粉末,容易团聚。如何让它像撒芝麻盐一样均匀分散在釉浆里,而不是结成一坨一坨的,需要高超的工艺和合适的添加剂。

配方要匹配:它需要与釉料中其他的成分(如长石、石英、高岭土等)以及烧成制度完美配合,才能发挥“1+1>2”的效果。

所以,当您下次在精品店里,抚摸着一件温润如玉又质感独特的陶瓷作品,惊叹于它细腻的肌理和坚固的釉面时,您或许可以想到,在这份“高级感”的背后,很可能就有白刚玉微粉这份“隐形”的功劳。

它从传统的磨料领域跨界而来,凭借其与生俱来的硬度、稳定和纯净,在方寸釉料间,默默地提升着陶瓷的强度,塑造着陶瓷的形态,修饰着陶瓷的质感。它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配角,不抢风头,却不可或缺,正是有了它的支撑,陶瓷这件古老的艺术,才能在现代科技的舞台上,焕发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。这,或许就是材料科学的魅力所在。


地址:郑州市新郑市龙湖经济开发区文昌路中段

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13683711963